聯(lián)系人:舒工
手機:13726017833
qq:64407753
地址:廣東省中山市三鄉(xiāng)鎮(zhèn)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3-23 12:33:43
尋思想之道,悟認同之源
——廣東省(中山市)鄭鳳姚名校長工作室武漢學習系列報道之二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18 15:53 信息來源:本網(wǎng)站 瀏覽次數(shù):0
初雪臨江城,暖陽映寒冬。寒冷的天氣阻擋不住工作室成員高漲的學習熱情。12月16日,廣東省(中山市)鄭鳳姚名校長工作室武漢學習之行踏入第二天,在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二級調研員高科和廣東省(中山市)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鄭鳳姚校長的帶領下,工作室成員一行走進了兩所辦學特色鮮明的小學參觀學習。
辦一所有思想力量的學校
上午,工作室成員們走進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桂子山校區(qū),校園布局合理、自然和諧,濃郁的現(xiàn)代化氣息迎面而至。儒雅的沈愛華校長一邊帶領大家參觀校園文化,一邊將學校歷史如數(shù)家珍般地娓娓道來。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將創(chuàng)建現(xiàn)代化工作視為學校轉型發(fā)展、邁向現(xiàn)代的重要戰(zhàn)略機遇,把“陽光少年,未來領袖”定為育人內涵,建構“四行”“五節(jié)”“六禮”育人體系,在家校共育四修課程中探索出了一條創(chuàng)新之道。
新時代呼喚認同教育
下午,學員們參觀了以“認同教育”為辦學特色的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。該校孔德勇校長立足文化,從認同教育研究背景說起,詳細地闡述了認同教育的提出、內涵和實施。孔校長高瞻遠矚,站在民族未來的高度去定位培養(yǎng)學生的目標。他圍繞“認同教育”的頂層設計,從“德育認同”、“課程認同”、“教學認同”和“管理認同”四個范疇將頂層設計清晰表達。“認同有多深,我們就能走多遠。”種下“認同”的種子,培養(yǎng)有認同感、歸屬感的陽光少年。
星光不問趕路人,時光不負有心人,工作室成員們在學習之路上且行且思。
掃一掃加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