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們在長長的校道上繪制畫卷。本報記者 文波 攝
本報訊 我市教育系統(tǒng)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,各學校都積極組織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。昨日,中山紀念中學和中山中專都組織了師生共同制作百年黨史的展板,以剪報、手繪、粘貼等更生動、形象的學習方式讓歷史長河“活”起來,讓每個參與者更直觀地感受建黨百年進程。
紀中學生工作黨支部組織了以“讀百年黨史 憶民族英雄 追紅色印記 做幸福黨員”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。記者來到時,高一、高二學堂中間的小廣場上已用鐵架豎起了一面長長的展板,一條紅色長河上簡要標明了建黨百年來每年的一個重要事件。該黨支部參與的49位黨員老師,帶領(lǐng)自己班的學生對分配到的年份事件進行深入學習后,再進行創(chuàng)作。
高二(29)班的黨員老師王明山帶領(lǐng)學生負責2005、2006這兩個年份的制作。2005年我國神舟六號飛船飛天。2006年我國取消農(nóng)業(yè)稅。學生葉芷延說,回顧這兩年的成就很有自豪感。因此,他們將搜集來的彩色圖片與硬卡紙剪裁、粘貼成創(chuàng)意畫,作為這兩件年份的代表。而其他班級負責的年份事件,也各出奇謀,用歷史相片、報紙剪報、卡通手繪等各種形式來表現(xiàn)。大家把各自的創(chuàng)作粘到長展板的紅色長河上,頓時讓這條歷史長河“活”了起來。這個展板還將在學校的文化廣場上進行展示。
同一天,中山中專也舉行了“共畫百米卷 共講百故事 共述百年史”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。長長的校道上鋪開了一條百米畫卷,各班將提前準備的兩開畫紙在百米長卷上進行最后的組合。在活動開始前,學校已將百年黨史,按四個階段把百年歷史事件分至四個黨總支,黨總支安排一個黨史事件,由一名黨員、一名班主任、一個班級學生團隊負責。大家分工合作查資料、搜圖片、講故事、畫畫卷,將黨史故事轉(zhuǎn)化在兩開畫紙上。同時,校園廣播站也開辟“我講黨史故事“專欄,按事件發(fā)生順序開講。
中山中專環(huán)境藝術(shù)設(shè)計班的學生蘇杏瑤、龍銘欣所在團隊共同完成的黨史故事是1998年的長江抗洪救災。這兩位2003年出生的小女生,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,查資料、學黨史、理解并感悟后才開始進行創(chuàng)造。蘇杏瑤說,重新回顧1998年驚心動魄的抗洪救災,雖然自己從未經(jīng)歷卻也倍受感動。“那種感受就像是經(jīng)歷2020年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樣,很驚險,但黨和國家的團結(jié)指揮,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拼盡全力。“全校的百米長卷組合完成后,將掛在專門的宣傳欄上進行展示。”